金融IT变革来袭,华为借机弯道超车

2014/10/9 18:08:33【作者】高玉娴
谈到金融行业,许多人都“趋之若鹜”,在企业业务领域,金融似乎被冠以了“高大上”的标签,成为各行各业、各个企业挖掘价值的驻点。然而,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颠覆着传统金融行业,使得金融IT架构也发生着变革。
 
这场变革既带来了阵痛,也蕴藏着诸多机遇。作为IT领域的后起之秀,华为在今年的云计算大会上多次强调,要做IT领域的领导者。因此,金融行业这一“香饽饽”自然是不容舍弃的。为了满足时代需求,华为也推出了众多创新金融IT解决方案,希望借助金融IT变革这一浪潮,实现弯道超车。
 
围绕客户需求,打造强大的金融行业解决方案
 
如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加速、消费趋于互联网化,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考验,行业竞争形势发生了转变,传统金融机构亟需以更快的服务创新、更好的客户体验、更安全的运营环境来应对激烈的竞争形势,这背后必然离不开IT技术的支撑。
 
为此,华为及时抓住客户需求,攻入了金融领域。华为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王鸿峰指出:“在华为众多行业的解决方案当中,金融解决方案确实具有较大的特点。因为金融行业是在ICT领域比较成熟、新技术比较多的行业之一。”而在这一行业当中,华为确实有着强大的解决方案研发实力。
 
具体来说,首先,华为推出了全渠道银行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对移动化、大数据、云计算、扁平化网络、高清视频等技术领域的长期研发投入,帮助广大金融机构丰富渠道内涵、盘活IT基础架构。据了解,全渠道银行解决方案依托华为的移动营销、远程VTM银行、创新网点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涵盖了泛在创新渠道以及敏捷基础架构两个关键部分。同时通过UC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整合各渠道资源,协同行内外专家资源,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给客户提供一致的业务体验。
 
其次,在ICT的基础架构方面,华为有着强大的云计算的能力、网络能力以及IT基础架构能力。其金融行业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在云计算、网络等多产品强大的优势基础上的,因此具有强大爆发力,能够较为全面地满足金融客户运营和营销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金融安全保障刻不容缓
 
在王鸿峰看来,安全防御是一个立体的防护、是分层级的,而并非一道简单的城墙。因此,对不同类型的安全,包括交易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互联网安全都应该进行全程监控。
 

 为此,华为推出了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在存储、数据库、应用、网络、传输五个层级上均实现了双活,业务均衡负载,极大降低了数据丢失概率。同时,通过可视化敏捷运维管理系统,能够对五个层级统一呈现、统一监控、集中警告,使得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而这也标志着华为已经能够提供业界最高要求的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灾备解决方案,从而满足客户对数据中心容灾业务高可靠性的要求。
 
此外,在谈到金融行业BYOD时,王鸿峰说:“我们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简单把业务转移到平板电脑或者手机上进行处理,而更多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解决方案为客户解决更多的问题。”华为所提供的是一个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中的MDM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对移动设备的数据安全管理。同时,在安全的架构基础上华为还提供了一个ESDK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其企业客户能够更好地调用安全机制,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其实,在金融领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它几乎是伴随着金融活动产生的。而今,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应用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拉开了金融行业新的时代帷幕。
 
在这样的趋势下,信息泄露事件日益频发,金融领域的安全威胁等级逐步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风险控制问题。如何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金融安全,成了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研发的重中之重。有问题的地方就有商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安全问题,或许将成为华为接下来在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研发中着重发力的关键点。
 
携手行业客户,迎合IT架构新需求
 
在此次华为云计算大会上,中国太平洋保险与华为签署了联合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基于该协议, 双方将联合成立“新技术应用实验室”,充分发挥各自的业务领域优势,互相学习实验室运行机制、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机制以及创新孵化机制。华为将为太平洋保险提供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ICT基础架构及解决方案,来支撑其业务战略发展,并确保移动信息安全;太平洋保险将运用其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多元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华为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解决方案及资金管理服务。
 
谈到与客户之间的合作方式,来利顺说:“类似于与中国太平洋保险的签约合作方式是我们与客户合作形式的一种,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结合各个行业的业务特点研发解决方案,从而满足各行各业新的IT架构需求。”除了太平洋保险,目前在金融行业华为还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深交所、上交所、华泰证券等达成了合作关系。
 

 据来利顺透露,2013年华为公司研发投入费用占整体销售收入的12.8%,其中1/3投向了企业业务。而华为金融系统部今年销售收入目标是13.5亿元,目前90%的来源主要还是银行、保险、证券这三类大客户为主。
 
除此之外,将于10月份正式开通的“沪港通”(上交所和港交所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业务)也成为华为展现其实力的项目之一。该业务一旦开通,其中海量的证券交易业务对于IT系统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而华为对此却“迎难而上”,迅速反应,在业内最快推出了针对“沪港通”的IT解决方案,抢得了这块大蛋糕。其与金融咨询科技的供应商汇港资讯合作搭建的“双子星”交易平台,采用了华为FusionCube云平台与港交所最新的Orion领航星全面对接,将凭借1秒钟处理10000订单的超高性能为该项目保驾护航。“双子星”交易平台可以为参与港沪通的三百余家券商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易操作的咨询交易平台,相信一经推出,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都将获得广阔的市场。
 
【打印】
查看完整文章 | 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