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IT企业,川奇光电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IT。公司成立时,为了加强企业的管理,川奇光电信息部主管邓建国介绍说,公司自行开发了一套进销存软件。尽管这套进销存软件的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其应用使得川奇光电的管理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特别是系统的应用帮助川奇光电整理、规范了物料编码,这为后来ERP的实施和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奇光电),这个2002年才落户于扬州的LCD面板生产商一直保持着飞速发展。2006年,川奇光电营业额就已经达到28亿元,创下了一个奇迹。
我们不禁好奇,如此飞速发展的川奇光电管理如何跟上业绩的脚步呢?
从自主开发开始
川奇光电是由台湾永丰余集团旗下元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的。
川奇光电于2002年5月21日成立,总投资1.835亿美元。公司主要生产、销售中小尺寸(10.4英寸以下)的薄膜电晶体彩色液晶面板(TFT-LCD Panel),产品全部外销。
作为一个IT企业,川奇光电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IT。公司成立时,为了加强企业的管理,川奇光电信息部主管邓建国介绍说,公司自行开发了一套进销存软件。尽管这套进销存软件的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其应用使得川奇光电的管理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特别是系统的应用帮助川奇光电整理、规范了物料编码,这为后来ERP的实施和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川奇光电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04年,川奇光电的营业额已经达到8.2亿元,自行开发的那套进销存软件已经不再能满足其管理的需求。
首先,功能比较简单的进销存软件不能帮助川奇光电实现很好的成本管理。川奇光电的产品以代工为主,这决定了成本管理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川奇光电每年的经营工作会都要重点讨论成本控制问题。
此外,自行开发的软件很多功能的缺乏也阻碍了川奇光电进一步成长的脚步:没有MRP(物料需求计划)模块,也没有MPS(主生产计划),工单管理不够严密……
重新选择一套功能更加全面的ERP系统已经成为川奇光电的当务之急。
和当时90%的台资企业一样,川奇光电的目光首先落在具有台资背景的软件厂商身上。很快地,功能比较齐全,价格又比较实惠的由正航软件提供的中端ERP产品T357成为川奇光电的目标选择对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规模尚小的川奇光电在ERP选择上对价格比较关注;另一方面,正航ERP T357的成本模块能够与川奇光电的成本管理相吻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邓建国说。
于是,川奇光电一下子上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等12个模块。
从好到更好
正航ERP T357的应用,使得川奇光电的管理更加规范,并具有前瞻性。
首先,系统使得川奇光电各部门的业务从过去只能事后反映变成现在的可以进行事前或者事中的控制。邓建国说,川奇光电的管理本来就可圈可点,但是业务通过纸面来操作很难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假如某车间生产某产品需要到库房领取100套物料,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车间只领到了99套,在手工作业的情况下,车间再去领两套或者更多也不会被发现;但是如果有了系统的控制,车间领完99套以后就只能再领一套了。
其次,系统使得川奇光电的成本核算更加精细。尽管因为川奇光电对成本核算的要求非常细,很难完全依靠系统来实现成本管理,但是系统所提供的各种财务、业务数据能够很好地帮助相关人员进行成本核算,
再次,系统大大提高了川奇光电的工作效率。系统能够将业务数据转换为财务数据,节省了过去很多重复的人工输入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还避免了由于人为输入所带来的失误。
最后,系统提高了川奇光电生产计划的准确性。MRP模块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计划数据能为生产部门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计划提供一个参考。如果两个计划的差别太大,生产部门就可以及时发现差别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
如今的川奇光电已经是今非昔比,却依旧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川奇光电现在LCD的月产能达到200万片,2006年的营业额已经达到28亿元。2006年5月,川奇光电开始量产电子纸,现在月产能达到137K。这使得川奇光电成为索尼公司电子书产品全球唯一的供应商。
邓建国认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系统来作为辅助。在新的形势下,川奇光电将进一步完善其信息系统,为其下一次腾飞助力……
川奇光电的发展历程
2002年11月,位于扬州维扬路19号开发区的标准厂房开始试投产;
2003年12月,公司模组二厂于吴州西路8号开工建设;
2004年6月,公司模组二厂竣工投产,当年月产能达到40万片,并逐步实现月产能100万片;
2004年,公司营业额达到8.2亿元;
2005年5月,公司二期工程模组三厂建成投产,月产能达到100万片;
2005年,公司两个厂累计产出1056万片,产值达到25.95亿元, 销售额达到23.73亿元;
2006年,公司营业额达到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