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涛:欢迎各位与会者嘉宾,我是今天下午的主持人,畅享网市场部的朱洪涛。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SaaS模式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和价值。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活动的安排,从2:00到4:00,大概会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差不多会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和今天的嘉宾;其次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今天的主题展开讨论;最后我们留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和各位畅享网的网友来进行互动。在这里刚才李炜也提到,大家的提问方式,在右边的问与答,大家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里面,聊天这个窗口的话,可以去私下问某一个人,问与答这个里面的内容的话,我们工作人员会将所有的问题做一个整理。我们的互动环节,会安排嘉宾做一个解答,大家如果有针对性的提问嘉宾,可以在自己的问题里面,把嘉宾的名字写上去。在今天的问答环节,畅享网也提供了小礼品,提问的网友会获赠我们的小礼品,数量有限,送完为止。在后面的话,我们最后为了感谢今天到会的与会者,还有两份价值1888元的大奖送出,会采用抽奖的方式来,请大家留意。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杨祉雄先生,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任用友伟库网总经理、用友移动商务公司常务董事。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1992年加盟用友,主持了用友各产品线的各大版本的设计研发。杨总你好。
杨祉雄:大家好。
朱洪涛:第二位是许卫国先生,DoSaaS.com首席顾问,曾任计世资讯咨询总监。主要跟踪SaaS和管理软件方向的研究和咨询。2006年开始跟踪国内SaaS市场,首次将提出"软件运营服务"的概念,提出SaaS类型的划分标准,将SaaS分为工具型和管理型。许先生你好。
第三位是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州市软件评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风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戴晔先生,戴总你好。
戴晔:大家好。
朱洪涛:戴总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先进个人”、“SaaS时代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一位嘉宾是陈武强先生,金蝶友商网副总经理,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6年加盟金蝶软件集团,长期负责软件产品规划及技术研发,现负责友商网研发工作。第一届SaaS专家顾问团成员。陈总你好。
陈武强:大家下午好。
朱洪涛:最后一个是大家刚才一直听到的,来自思科WebEx的李炜先生,他是思科WebEx中国市场经理。思科WebEx是网络会议市场的领导者,占据全球网络会议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也是SaaS模式的先行者,从1996年起开始使用SaaS模式为客户提供网络会议等协作服务,对SaaS模式和服务有着丰富的经验。李炜你好。
李炜:大家好。
朱洪涛:非常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嘉宾,抽出时间跟大家做交流。接下来我们就今天的主题开始做一个整体交流。今天的主题是聚焦在SaaS模式在中小企业的应用。讨论的第一个主题,先来讲一下我们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形态和SaaS模式的产生,这个话题的话,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我相信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分别请大家来聊一下。首先有请杨总,杨总来跟我们聊一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形态和SaaS模式的产生。
杨祉雄:中小企业服务形态主要指什么,就是SaaS模式?
朱洪涛:就是SaaS这个模式是怎么产生,我们究其根源跟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做一个结合,说SaaS模式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它的渊源是什么样的?
杨祉雄:我谈一下我的几点理解。它是一个客户需求的驱动,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客户,花了很多的经历去做IT的事情,这个IT的事情其实不是由用户来做的。用户做IT的目的,他是要得到信息的服务。在以前,我们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状态,是IT+信息服务,等于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做IT这个事情。比如说我选择这个软件,要做服务器这个部署,还要做软件的安装和升级,等等这些并不给企业带来价值。这些事情从长远看的话,应该不是企业擅长的,也是企业花资金很大的。因为大家知道,原来我们企业70%是在做IT这个工作,真正享受信息服务的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希望这种SaaS模式把IT的工作拿到专业公司来做,企业就是真正的来享受这种信息服务。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需求的一个驱动,加上我们互联网技术的变化,带来支撑我们这个SaaS模式的实现。
第二个驱动力,我觉得是成本的降低。我们客户里面原来买一个软件要付很大的代价,就是把若干年的成本一次性投入,这样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少的一笔投,这样的话,就是把这个用户成本,分到多期来分摊,这样的话用户使用,按需求使用来做,所以第二个是成本的驱动。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驱动力是一个最主要的力量,导致我们SaaS模式的产生。
朱洪涛:杨总跟我们说的是还是由企业的需求来驱动的。我们接下来由我们的许卫国许先生来分享一下他的一个观点。
许卫国:主持人,还有各位嘉宾,还有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如果谈这个话题的话,我看了一下今天四位答疑者,都是给企业做服务的,我相信经验他们非常丰富,我以前是做研究出生的,恐怕他们应该谈的更生动一些。现在我也出来在做自己的企业,所以一会以一个企业的身份谈谈这个感受。结合这个话题,我觉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形态及SaaS模式的产生。我觉得首先要谈一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然后第二个是现在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形态,我的理解是,是不是讲的是,现在的中小企业怎么进行信息化,然后接着这个问题再谈一谈,现在的SaaS模式是不是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有关,以及它诞生的一个背景,可以这么理解吗?
朱洪涛:对。可以这样理解。
许卫国:那我先说说,因为我们之前一直在做研究,我们从研究机构的角度来谈这个市场,我们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想先圈定一个范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中小企业到底是指的哪一个群体,我们现在的SaaS模式厂商所锁定的群体到底有多少有限的用户,我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一个数据,就是发改委2006年公布的一个,说现在的中小企业已经有了4200万,占到中国企业总数的99.8%,然后里面我又仔细去,因为我们前端时间去做了一个市场调查,所以也仔细的研究过这个数据,它是怎么来的。我们发现里面实际上是有3800万的个体经营户,包括我们所指的一些个体工商户,大概有460万的独立的法人中小企业。今天我们这些SaaS模式厂商,我们这些企业所指的中小企业市场,我想很多可能是指的460万的一个群体,我又看了一下,查了一下国家在中小企业层面的一个划分标准,它又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我们以工业这个为例,印象当中好象是指,销售规模在3个亿以下的算中小企业,销售规模在4千万到3亿之间,应该是两千人左右,是中型企业,其次是小型企业。但是我再看看我们现在的SaaS模式厂商定义的用户群体,我记得在杨总那边,伟库网刚刚上线时,定义的是草根型的企业,是入门级的企业。我觉得我们现在今天讨论很有可能就是指的是针对百万级规模的,3个亿规模的企业,实际上已经是很大了。我们可以听一下网友和嘉宾的意见,我们到底是做的哪一块市场。也对我们的研究有一些帮助。
如果研究这个市场的信息化的服务形态还有信息化的特点,其实我之前提过一个观念,就是中国的经济,包括中国现在的产业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花了20年的时间,去发展制造业,在制造业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相关的产业,物流,建筑公司都已经发展起来了,而我们最近在关注,也是受政府委托做了一个课题研究,现在比较火的,IT服务外包。接触到很多的中小企业,我们也发现,整个产业,我们从制造业开始向服务业过渡,我们以前是做制造的大国,现在做服务的品牌,我们了解的460万里面的用户群体,结果发现,这些用户,我指的是百万级用户的企业,他们的需求是比较简单,业务还是比较简单,他们,现在大家都在问,很多人说SaaS模式叫好不叫座,有的说是产品的问题,有多的问题,我觉得其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跟这个群体的企业本身的需求有关系,当然跟我们产品也有关系。这样的一个群体企业,他最最重要的,就像类似于我们德赛网,刚刚成立了一个小企业,10来个人不到,首先是生存问题,以业务为核心,举我们自己的例子,我们实际上是信息化的需求,现在我们因为自己是做SaaS研究的,我们内部基本上很多东西用的是SaaS,不过很多都是免费的。我们跟这些中小企业去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首先选择他们的信息化的时候,是以业务为导向,要去解决生存问题。第二他们是要解决信息化的方式非常的简单。一会儿我们可以把这个做进一步的探讨。
然后我再结合这个问题,谈一谈SaaS模式诞生的话题。在我们看来,其实我们也经常在问和别人沟通,大家今天都在说SaaS,软件级服务,很多人说我是做SaaS的,我的产品SaaS,但是SaaS到底是什么,从我的角度来看,SaaS之所以诞生,它是因为用户和这个产业本身的从业者的一些变化,导致的软件从产品向产品服务这样一种变化的,我们称之为是一种历史的进程。就是举一个例子,我记得2008年在宁波搞了一个技术资讯的一个会议,当时工信部的一个领导也过去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这个其实是信息产业向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进程,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进程。实际上在我看来SaaS本身是一个模式,它既不是一个产品,也不是一个技术,而是把软件产业的商业模式,向软件服务产业模式的商业模式一种变迁过程。这个过程推动实际上在用户和软件从业者两者本身的驱动之下,刚才杨总讲的用户的驱动,我多了一个从业者的本身,厂商本身,这个驱动,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刚才杨总也提到,包括用户本身对这个IT实施的一些成本,一些方便性等等,这是用户所需求的,对于从业者本身,他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