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物流 不再“沉默”

  作者:李志军 高博渐
2007/10/10 10:55:00
本文关键字: SCM

  随着2007年仓储业向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内物流中心的专业化方向更为明显,冷库、液体库、化工危险品库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记者从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了解到,山西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项目已于2007年5月列入山西省政府2007年度重点工程,是全省重要项目之一,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此项目的建设将为山西省煤炭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服务平台。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形成了煤炭、冶金、机械、电力、焦炭等支柱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以煤炭的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经济,形成技术基础比较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多年来 “沉默”的能源物流借煤炭博览会的东风,拥有了新的话语平台。

  晋煤外运、产业结构调整后的 “煤变油”、 “煤层气”、 “煤化工”等能源的仓储、运输将成为能源物流亟待考虑得重要问题。以山西省煤运集团为主的煤炭物流航母正在为山西整体煤炭能源物流建设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中。

  势在必行

  煤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能源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国家计划控制下稳步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运力市场为主的煤炭订货会遭遇了越来越多尴尬的困境,煤电纷争和博弈的矛盾尖锐。此种境况已成为每年入秋以来中国煤炭能源领域的最大新闻。

  从煤电博弈的背后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煤炭市场化改革的严重滞后。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纷争的尖锐矛盾?如何才能保证中国煤炭能源的安全和有效供给?如何才能保证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只有一条——彻底推进中国煤炭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的道路上,能源物流或者说煤炭物流是其重要一环。

  发展现代物流是煤炭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改变山西公路煤炭物流零、散、乱现状的必由之路,也是山西煤运集团在新形势下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而记者了解到的一组数据也从另一个侧面能够说明发展能源物流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煤炭运输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但60%以上依靠铁路运送。尽管我国在铁路运输的生产效率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路网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省外市场供应量占全国省际间交易量的55%以上,出口占全国煤炭出口量的50%左右;焦炭产量分别占全国和全球产量的40%和18%,出口量占到全国焦炭出口总量的80%和全球贸易量的48%。多年来,晋煤外运一直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其焦炭的出口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目前铁路运力已趋于饱和,增量部分需采用公路运输。由于限制超载和燃油价格上涨,导致焦炭公路运输成本有所增加。因此,到目前为止,运输仍然是制约山西焦炭出口的瓶颈。

  就在铁路运输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瓶颈的同时,水运的煤炭运输量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从2004年开始,我国煤炭水路发运量就保持着15%的增长速度。2006年我国沿海港口新增煤炭吞吐能力1.44亿吨,总的年吞吐能力达到8.13亿吨,新增公路里程7459公里,新增海运散货运力约200万载重吨,大型散货船舶比重显著增加,运力结构更趋合理。预计2006年仅沿海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就将突破4亿吨,同比增长8.1%。虽然水运对煤炭运输是个利好,但由于南北相隔距离的制约,铁、公、水的运输衔接又导致了煤炭行业运输瓶颈的显现。

  在9月16~18日中国 (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着重提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第四方物流的必要性以及山西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空间的巨大,也势在必行。

  “新”字助力

  记者在首届煤博会上了解到,中国的能源产业正在走出一条 “新”路。一些参加 “能源与新产业合作论坛”的专家透露,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旨在用煤炭替代石油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以缓解未来石油进口压力,确保国家现代化所需的长期而可靠的能源供应。

  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石油995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有专家估计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8%。近日,国际油价创下超过80美元一桶的新记录。

  这使得中国 “煤炭替代石油”战略的最新进展,在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引人注目。

  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透露,该集团建设的世界上第一条煤直接液化工业生产线将于明年投产。这个 “煤变油”示范工厂的运行状况,将关系到中国自主研发的煤直接液化技术是否成熟,以及进一步产业化的前景。

  沙索中国执行副总裁陈黎明说,如果顺利的话,拥有全球领先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南非沙索公司,正与神华一道,为在宁夏东部和陕西榆林建设两家煤制油工厂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两家示范工厂可能在2014年建成,规模为日产8万桶油。

  “在目前高油价的背景下发展煤制油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卓说, “‘富煤贫油’的能源结构以及相对低廉的煤价是中国煤制油发展的主要动力。”

  除此之外,煤化工等新技术也给中国煤炭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建设煤直接和间接液化项目还需要经过工业放大过程和示范试验,且项目投资巨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张玉卓说。

  除了能源行业新产品的开发以外,能源物流方面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一批与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例如电子口岸系统、危险品运输监管系统等也开始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湛江海关及下属茂名海关与茂名石化合作,自主开发的“进口原油监控系统”,不仅提高了原油输送效率,还使原油运输得到安全保障。加强对能源及危险品储运的安全监管,预防和减少危险品储运过程中的恶性事故,对最大限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

  此外,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监管危险化学品已有突破,上海和广州等地都已成功地实践,国内有条件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品物流监管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

  迎来契机

  “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发展主线,延伸产品链,打造山西煤化工品牌,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特色煤化工经济区域的建设。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山西将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煤化工产业集群,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煤炭资源大省和煤化工产业大省。山西省商务厅厅长王维珍如是说。

  实际上,随着能源资源短缺情况的加剧以及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国家和社会对能源的仓储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如今,国内各大港口附近均兴建了大批的储油罐,内地的炼厂、油品经销商也相应扩大储罐投资。国家已在浙江、青岛建立了3个国家级储油基地。广东、大连、上海、日照、黄骅等地的储油基地都在迅速扩张。能源基地的扩张以及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大量需求都为企业发展能源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我们依然拿山西的能源物流发展为例来说明全国的能源物流形势。况且山西的新能源战略以此次煤博会为契机,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记者从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了解到,山西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项目已于2007年5月列入山西省政府2007年度重点工程,是全省重要项目之一,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此项目的建设将为山西省煤炭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服务平台。

  假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仍然是运输在主导着能源物流的整个生产、流通、储存、配送等整个链条时,那么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配之以生产、加工、配送等多个环节的能源物流综合项目逐个开工,以及领导层的明确意识指导都说明,能源物流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责编:李华星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